船载危险货物安全专项整治|天津海事局构建散装液体化学品海上运输动静结合“六项机制”实施全链条管理
船舶载运危险货物是事关水上交通安全的重要方面。船舶载运油类、危险化学品或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货物,一旦发生火灾、爆炸或重大泄漏事故,可能导致船舶严重损害、环境严重灾难和人员的重大伤亡等事故。
自2024年4月26日以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聚焦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风险,着力打击突出违法行为,坚决排查重特大事故隐患,全面提升船载危险货物本质安全水平,助力构建一体化水上交通安全治理新格局。
2020年3月,装载混合芳烃、甲基叔丁基醚的某油轮,在途经我国沿海水域时,突发货物泄漏到泵舱险情,幸因处置及时,货物被成功转驳而未泄漏入海。船上货物具有高挥发性、高刺激性和高毒害性,且燃点低,在限制空间内极易发生爆炸,如处置不及时或不当可能造成严重人命损失、船舶损害和海洋环境严重污染。
针对大宗散装液体化学品海上运输潜在的火灾、爆炸和泄漏风险,天津海事局结合辖区特点深入分析了液体化学品海上运输动静态管理结合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以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为契机,着力构建了船舶载运散装液体化学品安全管理“六项机制”,推动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形成了动静结合的全链条管理模式。
天津海事局执法人员使用快速检测设备对货物进行取样检测。天津海事局(大沽口海事局) 李博冰轩 摄
(一)构建许可事项预审机制,服务企业便利运输。在船舶载运散装液体化学品进出港口许可环节,天津海事局关口前移,建立预审机制。对于初次到港船舶、初次装卸货物,提前帮助企业预审申报信息,降低潜在的运输风险。搭建了咨询专线、微信业务研讨群、网络平台、开放日等多种途径的咨询渠道,解决企业急难愁盼。
(二)构建责任落实机制,重点盯防“两员”管理。严把“两员”从业资格管理,督促从业人员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强化从业人员警示教育,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
(三)构建风险防控机制,注重提升双重预防。在动态监管实施过程中,落实“三高两首”防控机制,对于高风险船舶、高污染货品、高敏感时段,以及辖区首船首货,实施全面性信息核查。
天津海事局执法人员督导液货码头开展应急演练。天津海事局(大沽口海事局)高梦琬 摄
(四)构建协调联动机制,消除行业传统壁垒。联合港航管理部门先后梳理辖区786条航次货物运输信息,核对159种散装液体化学品名称,对10余家企业开展调研,制定散装液体化学品统一规范名称目录,有效解决了天津港液货码头港口危险货物作业附证部分货品名称与海事申报系统不一致这一历史遗留问题,消除行业传统壁垒。
(五)构建动静结合机制,全链条监管提升服务效能。将静态信息比对贯穿于“控、查、盯、案、演、服、估、补”的散装液体化学品监管“八字工作法”全过程。同时将本港货物申报信息与上一港进行延伸比对,进一步堵塞申报漏洞。
(六)构建闭环跟踪机制,及时转化落实行业标准。深化散装液体化学品运输管理全链条监管模式,对辖区化学品生产企业定期进行走访调研,了解企业生产计划,动态跟进货物信息。深入研究国际公约对新兴化学品载运条件的限定,掌握新兴货物种类的生产工艺,明确货物载运条件,提升新兴绿色石化产品运输安全水平。
(一)主动作为,辖区多方形成合力共建共管共享全链条管理模式。一是许可事项预审机制优化了源头管理,提前帮扶企业了解货物国际运输要求和特殊载运条件,避免了货物生产后无法装船、无法出运等情况。二是辖区企业主体责任得到了有效落实,先后走访辖区10余家化学品生产企业,引导企业结合国际公约开展前沿研究,共同研讨企业未来产品对水上运输安全的新要求、新标准。三是辖区监督服务新格局逐步形成,与港航部门联合开展动态执法,实现区域安全监管能力“1+1>2”的效果。四是辖区大应急格局日渐完善。形成了包括96类应急物资、10个指定海上搜救力量的应急资源库,构建了以社会力量为依托、资源统筹、科学决策、保障有力的应急资源管理模式。
天津海事局执法人员联合港航局及属地政府部门开展联合检查。天津海事局(大沽口海事局) 高梦琬 摄
(二)精准防控,船舶载运散装液体化学品监管效能显著提升。一方面在落实“三高两首”机制的过程中,政务许可事项办理人员将重点关注高风险船舶、高污染货种,并进行重点审查,尤其针对高危、高毒性、高粘度货物,重点关注船舶的载运条件、货物应急措施、码头的靠泊条件等,辖区散装液体化学品船舶连续1800余天安全生产零险情、零事故。另一方面,针对新兴货种,全面做好与公约的比对,避免船舶在国外遭到滞留。通过认真梳理国际公约对富能燃料、生物燃料等新兴货物种类的监管要求,顺利保障了相关企业首船生物燃料在天津的顺利出运。
天津海事局执法人员对辖区散化船舶开展现场监督检查。天津海事局(大沽口海事局) 高梦琬 摄
(三)融入发展,破除行业壁垒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统一规范液货码头港口危险货物作业附证及海事申报系统货品名称,解决了航运企业、码头长期面临的实际问题,辖区化工产业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充分发挥“危防风险智能化动态监管平台”的作用,实现天津辖区海上船舶污染风险分布、风险状态、风险预警的实时动态可视,提供安全的发展环境。提升政务服务的精准度,通过对辖区1000余条船舶载运散装液体化学品静态申报信息、100余条货物红外光谱检测信息的规律性分析,掌握了辖区50余种货物的流向、船舶技术条件、货物理化特性、班轮港口等规律性信息,为更好地服务腹地企业奠定了基础。
天津海事局执法人员开展设备操作培训。天津海事局(大沽口海事局)高梦琬 摄
天津海事局将持续深化船舶载运散装液体化学品运输动静结合“六项机制”,在行政许可环节坚持一个“严”字,确保船舶所载运的散装液体化学品符合海上安全运输要求;在信息比对环节坚持一个“全”字,对货物正确运输名称、理化特性、防护措施、证书文书、载货情况、码头资质进行详细比对检查;在对接货物运输企业环节坚持一个“实”字,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群众普遍关切的散装液体化学品海上运输问题及时开题作答、解疑释惑、回应诉求。在动静态信息传递方面坚持一个“顺”字,确保许可事项关键信息全面、顺畅、及时传递给一线执法单元,做到闭环管理。
原标题:《船载危险货物安全专项整治|天津海事局构建散装液体化学品海上运输动静结合“六项机制”实施全链条管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